一.真石漆的性能特点: 1. 真石漆的外观质感强烈,漆膜坚硬,具有良好的耐水性和耐候性。 2. 真石漆的颜色是**彩砂的颜色,有单色,也可由多种彩砂复配使用,不同颜色的搭配形成不同的装饰效果。但真石漆不可采用色浆调色,颜色系列受**彩矿颜色的限制。 3. 真石漆一般多喷涂施工,但通过改变施工方式,能形成多种不同的外观装饰效果。 二.配套产品体系: 1.柔性防水抗裂腻子(双组分),或水泥腻子,2-3遍,根据基层的情况选用。柔性防水抗裂腻子的参数如下: 参考配比:胶:粉料=1: 2 2. **抗碱底漆,两遍 3. 真石漆,两遍 4. 罩光清漆,一遍 三.施工准备 1、主要材料:除以上配套材料外,尚需基层局部修补用的水泥、建筑胶等。 2、主要机具: 水平管、墨斗线、毛辊、刷子、角磨机、粗细沙纸、钢丝刷、空压机等 四、作业条件: 1. 门窗按设计要求安装好,堵抹洞口四周的缝隙。 2、墙面基层处理完毕,并符合设计工艺要求,按抹灰面标准验收,满足喷涂条件,完成雨水管卡、设备洞口管道的安装,并将洞口四周用水泥砂浆抹平,所有的墙面需晾干。 3、双排架子或活动吊蓝,要符合规范要求,外架排木距墙面?20cm。 4、所有的成品门窗要提前保护。 五、操作工艺: 1、 工艺流程: 墙面基层处理 →刮(抹)涂柔性防水抗裂腻子2遍→滚涂**抗碱底漆→弹线、分格、贴胶带 →喷涂真石漆→喷水性罩光漆。 2.基面处理: 在基层处理之前,墙体需要一定时间的养护,一般新水泥墙面冬天的养护时间为26天,夏天的养护时间为12天。养护到基层的pH值小于10,含水率小于10%后再进行基面处理。 基层处理前应彻底清除疏松、起皮、空鼓、粉化的基层,然后,去除灰尘、油污等污染物。 用柔性防水抗裂腻子修补墙面,**道局部找平,用腻子或填缝胶填补大的孔洞和缝隙,待腻子干燥后,局部打磨,再满批腻子使基层平整。一次刮涂厚度不宜**过0.6mm,分两道以上施工;每道间隔时间不低于6小时。每道腻子刮涂完毕后应及时( 一般4-6小时)打磨修正。柔性腻子总厚度控制在1.2mm左右。 柔性耐水腻子属于水泥基体系,正常天气施工,刮涂完最后一遍算起至少需养护5-7天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以免后期反碱现象的发生。 3. 滚涂**抗碱底漆: 3.1 工具与材料: ①毛辊 ②底漆 3.2 **抗碱底漆涂刷一定要均匀,不可过量兑水,使其完全遮盖底材,**抗碱底漆的颜色要和真石漆的颜色接近,以防止真石漆透底出现发花现象。 4. 喷涂真石漆: 4.1 工具与材料 ①喷枪 ②空压机③真石漆 4.2 待**抗碱底漆干燥后,喷涂真石漆。真石漆一般不需加水,必要时可少量加水调节,但喷涂时应注意控制产品施工粘度一致,气压,喷口大小,距离等应严格保持一致。遇有风力大于四级的天气时,应停止施工。 真石漆的施工难度比较大,如果控制不好漆膜容易产生局部发花现象。因此真石漆喷涂时,注意出枪和收枪不要在正喷涂的墙面上完成;而且喷枪移动的速度要均匀;每一喷涂幅度的边缘,要在前面已经喷好的幅度边缘上重复1/3左右,且搭界的宽度要保持一致;保持漆膜薄厚均匀。 七.工期控制 ①、制定具体工序工期计划(项目经理),绘制形象进度图, ②、每天统计当天完成工序工作量(质量员),将实际工作量与计划工作量进行比较,发现差距,找出原因,并立刻组织实施。(项目经理) 八.质量控制 ①、确定质量控制点,根据保温系统饰面和类型不同而定质量控制点,需有专职检查人员检查验收工序,包括技术交底方案(总监),材料进场检查,基层交接检查,保温层分遍施工检查,饰面层分面检查,完工验收 ②、检查作业过程操作人员是否规范及对施工作业人员工具操作手法和操作流程进行检查,看是否符合技术交底的要求,如有不符及时纠正 ③、根据工序检查,合格者予以验收,同意进入下道工序,继续施工。不合格者做出标记,并做好记录,报告项目经理和工程服务中心,责令施工队进行整改,直到合格为止。 九.材料消耗控制 ①、确定材料消耗标准 根据审批通过的本项目材料消耗标准进行控制。 ②、材料消耗控制措施 统计每天完工的工程量和材料消耗量,计算单位面积的材料消耗量,与核定的标准相对照,看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若**出允许范围,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十. 安全措施 10.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如下图: 公司经理 项目经理 安全员 各施工班组 10.2主要人员职责 10. 2.1项目经理,全面负责安全施工的管理。 10. 2.2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宣传、检查、监督,保证各施工班组确实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10. 3安全管理制度 10.3.1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建筑安全施工规定,以及对发包方的安全生产责任规定。 10.3.2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施工安全由项目经理负责,各工种的安全工作由各施工班组组长负责。 10. 3.3工人在吊蓝上作业时,必须带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将保险钩挂在安全绳上,做足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施工。 10.3.4严格现场用电管理。现场施工配电箱必须符合安全要求,要有防漏电装置。机电设备设备要专业电工负责,持证上岗。电线要挂空架设,照明电和施工用电要严格分开,严禁使用电炉或电热器。 10.3.5加强防火管理 10.3.5.1实行现场禁烟制度;坚决贯彻“五同时”原则,在布置计划、实施、检查、总结、评比各项工作时,布置安全防火工作; 10.3.5.3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安全管理制度和防火、治安保卫知识法规,进行灭火训练,提高施工人员安全防患意识和技能; 10.3.5.4安全员必须始终深入施工现场,监督、检查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状况,发现隐患,立即采取果断措施,举一反三,彻底杜绝。 十一、 文明施工及成品保护 对所做好的门窗,铝合金等物品进行成品保护。 十二、质量目标、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 12.1质量目标 12.1.1确保每道工序合格率**,返工率小于5%。 12.1.2工程总体达到优良等级。 12.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 12.2.1施工单位质量组织管理机构: 岗位 姓名 联系电话 公司经理 项目经理 项目负责人 质量员 材料员 施工班长一 12.2.2各职能人责任 12.2.2.1项目经理负责安排每天作业面、工期规划、施工人员配备。 12.2.2.2项目工程师负责对质量员、施工班组长进行技术交底,负责各类技术资料的编制整理,配合监理进行质量监控。 12.2.2.3质量员负责对各施工班组长进行详细具体的技术交底,负责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和工序验收、报检;有权针对各施工班组违规操作行为,对其班组长实施处罚,或责令返工。 12.2.2.4材料员负责材料与工具的保管、收发和报检。 12.3质量管理措施 12.3.1施工协调工作 在工程进入连续施工阶段时,应拟定每周召集一次施工协调会议,解决上一周遗留问题,针对业主、监理、总包方提出的批评意见,制定整改措施。 12.3.2凡本工序出现的质量问题必须在本工序内解决。 12.3.3施工人员上岗前,必须得到详细技术交底,依据施工节点图纸、施工操作规范和现场具体情况进行施工。 12.3.4技术交底程序:项目工程师——质量员——各班组长——各施工人员。 12.3.5全员参与工程质量管理,各施工人员有权对操作方法、施工程序等提出自己的意见;由班组长、质量员汇总,经技术负责人、工程承包方认可后实施。 12.3.6各班组长负责本班组人员各部位实际操作的技术交底的监督施工,并带领本班组人员在劳动定额以内,多快好省地完成该项目工程。 12.3.7班组项目工程,在进入下一道工序前,须实行自查自检和管理层检查验收制度;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若存在质量责任人员屡教不改现象,班组长有权责令其无薪返工;全班组施工项目部位质量验收不合格,质量员有权勒令该班组全员返工,返工期间不计报酬。 12.3.8各施工人员应于开工前或工余时间自行准备所需工具;因工具不全,无良好状况造成窝工、扯皮现象,由施工人员自负其责。 12.4质量检验依据 13.4.2施工及施工质量验收按(GB50201-200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标准及我公司提供的,经业主和监理批准的节点图执行。 14.5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14.5.1所有参与该项目工程施工的责任人都须认真学习,并会审理解施工图纸,做好逐级技术交底工作。 14.5.2遵照操作规程和施工验收规范,认真做好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评定工作。 14.5.3坚持按图施工,如有变更必须征得甲方同意,并签字确认。 14.5.4诚恳接受质检部门、甲方各相关部门、总包、监理等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直至达到质量要求。 14.5.5质量薄弱环节,质量跟踪预防措施 14.5.5.1开工前,须认真做好“施工技术方案”,做好材料准备工作;加强施工人员的入场教育和岗前技术培训。施工中,各施工技术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须切实负起责任,正确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及时、认真检查工序活动效果;各施工人员须严格遵守施工工艺规程,主动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确保每道工序质量稳定、符合规定的要求,全员形成合力,确保施工质量始终处于良好控制状态。